“歐亞食品安全運輸大通道”全面開通
閱讀次數:349次
發布日期:2019-06-12
“經現場查驗,實驗室檢驗檢疫,各項指標符合要求,檢驗檢疫合格,準予放行!”隨著一聲令下,兩輛搭載著德國豬肉的貨車緩慢駛出,首批搭乘中歐班列直運我國的歐洲肉產品順利進入我國消費市場。這標志著成都國際鐵路港口岸正式開始接受進口肉類,也標志著中歐班列“歐亞食品安全運輸大通道”的全面開通。
德國出發13天抵蓉 比海運節約40多天
記者了解到,這批冷凍豬肉搭乘中歐班列自德國紐倫堡出發,途經波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四國,經新疆阿拉山口入境后,直運成都,行程12000公里,共用時13天,相比海運可節約40多天。
據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是肉類消費大國,受國內消費增長和價格等因素影響,進口量持續增長。歐洲是我國肉類進口主要來源地,但一直靠海運和少量空運進口。要進入成都等廣大內陸地區,耗時長,成本高,多次轉運也增加了食品安全風險。為服務“一帶一路”戰略,推動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充分發揮中歐班列運載能力強的優勢,質檢總局改變進口肉類以往只能在沿海沿邊檢驗檢疫的做法,允許進口肉類原集裝箱、原鉛封、原證書直接運輸到內陸地區具備檢驗檢疫條件的指定口岸/查驗場實施檢驗檢疫。內陸地區直接與國際市場相連,進口肉類可在“家門口”檢驗檢疫后直接投放國內市場。目前四川成都、河南鄭州、浙江義烏等地已在中歐班列沿線設立進口肉類指定口岸,為開展肉類進口業務奠定了基礎。
業內人士測算,通過中歐班列進口歐洲肉類產品,相比空運節約大約1萬元/噸的運輸費用。作為中歐班列沿線重要城市,成都將迎來更多與“一帶一路”國家開展貿易合作的機會,有望成為我國西部的進口肉類重要集散地,老百姓的菜籃子也將出現更多優質優價來自歐洲的進口肉類產品。
加強與“一帶一路”國家合作
真正實現“快驗快放”
同時,中歐班列運輸肉類等食品,沿途要經過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多個國家,這些國家均有復雜的過境許可要求和查驗程序,是影響肉類運輸的關鍵因素。為打通“歐亞食品安全運輸大通道”,今年8月,質檢總局派出“一帶一路”食品安全合作團組專程赴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磋商解決中歐班列運輸食品過境問題,終于破解了這條歐亞食品安全大通道的障礙。歐亞食品安全大通道的暢通,將進一步豐富中歐班列貨物運輸類別,大大提高返程中歐班列的裝載率,降低物流成本,對于“一帶一路”戰略深入實施將發揮積極作用。
據四川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首批通過中歐班列進口的豬肉產品來自德國,共21.9噸,1369箱。為保障這批肉類產品順利、安全地進入國內消費市場,四川檢驗檢疫部門事先向第一入境口岸新疆檢驗檢疫局通報,并確定工作分工。貨物抵達阿拉山口口岸后,新疆檢驗檢疫部門在30分鐘內完成核對證書、集裝箱號、鉛封號等入境查驗工作,并依法對運輸工具進行了檢疫消毒處理。貨物抵達成都后,檢驗檢疫人員第一時間開展檢驗檢疫,在2天內完成所有抽樣和實驗室檢測任務,真正實現了“快驗快放”。
據了解,成都國際鐵路港是此次歐洲進口肉類產品的終點站,今年3月28日獲得質檢總局批準成為中國西部內陸地區首個進口肉類指定口岸??诎督ㄓ?000平方米冷凍(冷藏)集裝箱堆場、15000平方米冷鏈查驗和儲存一體化設施,貯存能力達3000噸;建有840平方米檢疫處理場所,設置全程視頻監控系統,大型X光集裝箱檢測系統、箱號、車號識別系統,可以保障每批進口肉類查驗過程的可監控和追溯。此外,四川檢驗檢疫局還在口岸配備了2名簽證獸醫官和3名專業檢驗檢疫人員為進口肉類產品提供便捷高效的檢驗檢疫監管服務。